首页 > 资讯 > 本地资讯

聚焦龙城楼市 破解太原"双夹心层"无房可住难题

http://www.0351fdc.com      2010/3/29 9:00:00      山西日报      李永平     评论: 0

  《聚焦龙城楼市》采写过程中,适逢太原市“两会”召开,记者就太原楼市问题与代表、委员面对面,他们的思考与建议为太原楼市的发展加上了一重理性的色彩。

  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要加快

  目标:让中低收入家庭有房可住

  王伟是驻晋某部一位军官,去年因为结婚,几经犹豫后购买了位于小店区的一套小产权房。他告诉记者,自己对购买小产权房所需承担的风险心知肚明,但因为的确是负担不起市区日益攀升的商品房价格,较低价格成为他最终甘冒风险购买小产权房的主要推动力。

  市政协委员、民盟太原市委副主委安进说,生活中像王伟这样的市民不在少数,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中低收入群众对低价位房屋的迫切需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太原保障性住房供应严重不足。

  的确,与当前热火朝天的房地产开发市场相比,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进展迟缓不少。2009年太原市居民中符合经济适用房标准的约有13.8万户,符合廉租房保障条件的家庭有1.05万户提出申请,而目前可提供的房源却较少,尤其是经济适用房,目前仍然不能向符合条件的市民公开销售,形成了一种“僧”多“粥”少的局面。

  加快太原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争取在较短时间内缓解省城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成为 “民生工程”的一件大事。安进提出,尽快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由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直接负责;其次,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供应问题。政府部门应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通过城中村改造来收购、储备部分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第三,尽快出台相关法规,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吸引资金提供保证。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保障性住房的改造建设主体,吸引社会资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要加大

  理想:将这件大事办实办好

  史泽峰是去年7月毕业的大学生,现在在一家网站做网络编辑。因为没有积蓄,小史与两个同学合伙在小马村租房“蚁居”。他们期盼政府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将保障性住房建设这件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大事办实办好。

  怎样才能有效缓解类似小史这样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和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呢?市政协委员、民进太原市委副主委李文和提出三项对策:

  ——对保障性住房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在每年的土地划拨中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对于没有住房的群众,提高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基本保证一般三口之家所领取的住房补贴能够在市场上租到一套较为合适的住房,增强低收入家庭在市场上承租住房的风险能力。

  ——保障性住房建设应绕过开发商,实行“注册会员制”。政府实行“注册会员制”,将建筑商纳入发展公共住房建设体系,保障性住房建设由政府相关部门直接组织信誉好的建设单位施工,避免开发商层层发包、层层逐利的开发环节。


  ——进一步健全保障性住房工作机制。成立居民家庭经济收入审核中心,负责对申请人的收入、存款、债券、房产等情况进行日常监控,随时掌握申请人的经济状况,准确提供审核数据。建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信息库,制定并落实工作目标、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逐步建立健全退出机制。这项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及时掌握居民家庭的收入情况,把经济适用房提供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中低收入家庭。

  借他山之石:引进公共租赁房政策

  目标:破解“双夹心层”无房可住难题

  今年32岁的田军来自阳泉,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出版社工作,妻子不是太原本地人,两口子结婚6年以来一直在单位附近租房住,月租1200元。去年太原市开始经济适用房申报工作,田军发现自己收入水平高于经济适用房购买条件,无法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但靠他和妻子每月近5000元的工资,无论如何也买不起每平方米均价超过6000元的商品房,属于典型的“夹心层”。

  目前,太原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大致分为 “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住房”“拆迁安置住房”等,但不包括公共租赁房。这也产生大量无房可住的“夹心阶层”:一是收入水平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而享受不到廉租住房制度所提供的保障,被列入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对象却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的生活困难群体;二是因收入水平高于经济适用房购买条件而无法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但是又买不起普通商品房的中等收入群体。

  近年来,“双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在太原日益凸显,其人口基数在太原占有相当比例。这个群体实质上处在一个两边都够不到、长期无房可住的尴尬境地。

  市人大代表张凤祥认为,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兼顾效率和公平,不能只针对低收入人群销售房屋,那样虽然照顾了公平,却不利于提高效率。

  张凤祥说,就政策层面而言,“双夹心层”理应纳入政府保障体制。目前,包括北京在内的不少省、市已经或正在进行大胆的探索,形成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引进建立公共租赁住房,被公认为是解决这个难题的一剂良药。像新加坡、香港所建立的公共组屋其实就是一种公共租赁房。因此,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引进建立公共租赁房政策,从根本上缓解“双夹心层”无房可住难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开门纳谏:公共租赁房建设问计于民

  理想:筹建公共租赁房建设管理局

  市政协委员、民革太原市委副主委闫爱爱说,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帮助的人群过于明确,如廉租房对象为孤、老、病、残等短期内脱困无望和其他急需救助的家庭,造成目前太原像田军这样的“夹心层”市民不在少数。

  像太原市这样的大型省会城市,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必然有助于稳定预期房价,遏制房地产泡沫,保证广大 “夹心层”市民安居乐业。此举既是改善民生,提升百姓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有助于防止房地产开发商、各类资本、投机者借机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炒房等过度投机行为。

  闫爱爱提出,应以政府的名义向全社会征集公共租赁房建设管理意见,了解群众对公共租赁房的真实需求。在问计于民的基础上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优先考虑安排公共租赁房建设规模。

  闫爱爱建议,政府应将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统筹纳入公共租赁房建设范畴。扩大公共租赁房适用范围,将保障性住房、廉价出租房、棚户区改造列为公共租赁房建设的重要内容。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后,新建设的住宅区以公共租赁为主,实行租、售并举。必要时可适当调整太原市房地产管理局部分职能,筹建太原市公共租赁房建设管理局、公租房建设资金担保有限公司等管理服务机构。(记者 李永平)

扫描关注“住在太原”公众微信
分享新闻到朋友圈
编辑: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0 人参与
作 者: 登陆 注册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住在龙城网保持中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