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本地资讯

面对疫情咋防范 “硬核”指南来了 助你安心“抗疫”

http://www.0351fdc.com      2020/2/5 11:21:00      山西晚报      评论: 0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虽然政府对一些学校、企业采取了相应措施来避免人群集聚,但还是有一些人要回到工作岗位。这些返岗者如何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免疫力比较差的老人、儿童又该注意些什么……为引导公众科学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2月4日,山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山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给出详细说明。

针对人群:普通居家人员

防护要点:要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多监测、少外出

详细方法:

首先,要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定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

1、勤开窗,常通风,保持居室整洁。

2、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桶内。

3、注意营养,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充分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4、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

第三,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医用口罩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第四,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展览馆、图书馆等。

针对人群:出行人员

防护要点:根据场所选对口罩,若从疾病流行地区返回要及时报备

详细方法:

对日常出行人员而言,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前往超市、药店等公共场所时,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独自到公园散步等感染风险较低时,不需要佩戴口罩。

对于远距离出行人员来说,旅行途中,应尽量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在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场所和乘坐交通工具时要佩戴KN95/N95等防护口罩。口罩在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需及时更换。必须前往疾病流行地区时,应事先备好口罩、便携式免洗洗手液、体温计等必要物品。并妥善保留赴流行地区时公共交通票据信息,以备查询。如果从疾病流行地区返回,应尽快到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登记,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离开疾病流行地区后14天。

针对人群:特殊人员

防护要点:正常防护的同时,每日至少测量两次体温

详细方法:

特殊人员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交警、安保人员、媒体记者、快递人员等行业人员。所在单位应为其配备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及以上防护口罩,以及手消毒液、消毒纸巾、体温计等物品,并做好工作环境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期间,应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上岗。

这部分特殊人员每日至少应测量两次体温。如出现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停止工作,根据病情居家隔离或就医。

针对人群:老年人

防护要点: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等可疑症状时应自我隔离

详细方法:

老年人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注意膳食营养,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以自己喜爱可行的方式放松心情。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自我隔离,避免与其他人员近距离接触。

2、由医护人员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视病情状况送至医疗机构就诊,送医途中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如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住所由当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及时进行终末消毒。

针对人群:儿童

防护要点:应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作息规律,健康饮食

详细方法:

对于儿童,应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作息规律,健康饮食。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认真洗手,不要用不清洁的手揉眼、摸口鼻,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嘴巴和鼻子。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参加聚会。在家多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果有发烧、生病的情况,一定要配合爸爸、妈妈及时去医院就医。

相关

你戴对口罩了吗?

随着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大家戴口罩的意识越来越强。但是,对于买什么样的口罩,在什么场合佩戴哪种口罩,戴过的口罩如何处置等,还是有很多人把握不准。

2月4日,省卫健委特邀山西省人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山西省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李临平就大家关注的口罩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问题一:什么时候应该戴口罩?

解答: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我们佩戴口罩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合理佩戴,规范使用,有效防护。

问题二:应该如何选择口罩?

解答:口罩的类型和适用人群大体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第二种是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效果要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

第三种是KN95/N95及以上防护口罩。“N”的意思是非油性的颗粒;“95”是指在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N95型口罩,是美国认证的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KN95是中国国家标准对防颗粒物口罩的分类,KN95与N95口罩的防护效果是一样的。这类口罩是由针刺棉、熔喷无纺布组成,其熔喷布通常采用40克重甚至更高,再加上针刺棉的厚度,所以外观上看起来比平面口罩更厚一些,其防护效果可以达到95%,主要推荐医护人员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时使用,公众在人员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使用。但其透气性差,呼吸阻力较大,不适合长时间佩戴,不建议公众过度防护使用。带有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是一种单向的呼气阀,如果佩戴者不携带病原,选择带呼气阀的口罩较为舒适,但是,感染者以及潜伏期内的密切接触者,不可选择带呼气阀口罩,以免污染环境,传染他人。

第四种是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效果达到95%以上,具备防渗透功能,推荐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及确诊患者转移时佩戴。要特别注意的是,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有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容易引起窒息。

虽然佩戴口罩是一项重要的防护措施,但目前个人防护最关键的还是要少出门、不出门。

问题三: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解答:

1、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

2、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

3、将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

4、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

问题四:口罩能否重复使用?

解答: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口罩,使用时效都是有限的,一定要定期更换。口罩被分泌物弄湿或弄脏,防护性能降低,建议立即更换。口罩喷酒精后再继续用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理论上讲,能一次性使用就一次性使用。

问题五:戴过的口罩应咋处置?

解答:普通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可直接放入一个包装袋,扎紧密封后再放入垃圾袋中,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不建议用酒精浸泡、用开水烫,或者焚烧、剪碎等方法处置,避免可能污染。疑似病人和其护理人员用过的口罩需按医疗废物收集、处理。

扫描关注“住在太原”公众微信
分享新闻到朋友圈
编辑: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0 人参与
作 者: 登陆 注册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住在龙城网保持中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