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太原遥想宜居城市 省城究竟能达几项城市宜居的指标

http://www.0351fdc.com      2005/4/20 8:55:00           评论: 0
   2004年年底,北京市第一次将“宜居城市”作为北京的城市定位,写入新出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2005年2月,太原市召开两会期间,也有政协委员建言要提高太原人居环境质量,让太原更适宜人们居住。

  作为省会城市,太原是否宜居?市民如何看待这个问题?4月5日至4月15日,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以及市容、交通、空气质量、园林绿化、治安、就业、公共图书资源等几个关乎城市是否宜居的指标展开调查———

  市内垃圾暴露难解决

  垃圾暴露这一顽疾,是市民对省城市容卫生最不满意的地方。家住太原市桃园二巷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家附近前后左右有四条小巷,其中三条巷子设有垃圾桶,但这些垃圾桶都是敞口的,而且垃圾桶周围全是抛洒的垃圾。不仅有碍观瞻,夏天一到,成群的苍蝇和难闻的气味简直让人难以忍受。

  市容环卫局法规宣传处处长郭晋毅告诉记者,生活垃圾一直是环卫部门管理的重点,对于生活垃圾,基本上是日产日清。之所以出现生活垃圾暴露问题,主要是因为垃圾池站本身是暴露的,而且许多市民不在规定时间内丢垃圾,他们想什么时候扔就什么时候扔,而清扫队是定时清理。垃圾桶本身带有垃圾盖,但市民为了方便,掀开盖子后不盖上,更有甚者,离得远远的就抛,扔进扔不进都是转身就走,造成垃圾桶周围一片垃圾。郭晋毅告诉记者,改变这一现状需逐步用垃圾中转站替代垃圾池站,垃圾中转站是全封闭式的,不存在垃圾暴露问题。目前,太原市共有中转站70多座,整个太原市共需190多座。环卫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太原市目前已有1/3区域开展了上门入院收集垃圾的工作,将来全面开展此项工作后,垃圾暴露问题就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园林绿化分布不合理

  “公园变美了,绿地增多了。”昨天,在汾河公园放风筝的刘大爷如是评价太原的园林绿化。刘大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几年太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春暖花开时,走出家门,到处都可以看到花草树木,特别是汾河公园和城西水系,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和刘大爷一样,许多市民对省城的园林绿化赞不绝口。然而,晋源区的张女士却有自己的看法:太原市的几大公园主要集中在市中心,比如迎泽公园、儿童公园、城西水系离她家太远了,逛一次公园特别费劲,她认为省城的园林绿化分布不合理。

  记者从太原市园林局了解到,目前,太原市共有各类公园五十余个,但分布不均,综合公园主要集中在市区,在保留原有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及专类公园外,到2010年将新增各类公园绿地面积1277.55公顷,改扩建和新建晋阳湖公园、植物园、和平公园、南寒公园、体育公园、双塔风景公园等。

  道路交通拥堵成问题

“  从交通方面看,太原根本不能算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城市。”出租车司机余师傅几乎每天都要遇上几次塞车,因此对省城交通的意见非常大,“道路不畅通是最令人头痛的事,每到上下班高峰,解放路、新建路、建设路、双塔寺街,甚至滨河路,市区内所有的街、路几乎没有一条是畅通的,喇叭声、顾客的抱怨声令人心烦意乱。”在新建路办公的李先生自己开车,他告诉记者,每天早晨从家去单位,如果730以前出发,只需要十来分钟,如果晚走10分钟,就得多花一半时间。接受调查的10位市民一致认为太原的交通太差。2004年8月下旬到11月16日,太原市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交通调查。在调查的20条线路中,平均行程速度为每小时21.5公里,在全国都处于较差水平。总的来说,绝大部分路段有停车延误,平均延误率在22.7%。

  太原市城建委机械处处长曹东晖认为,缓解交通压力需要提高管理效率,加大路口的流通能力;同时加快小街小巷的修建,增加路网密度;并加大道路维修,改善主干路和次干路的通行条件。但曹处长强调,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尽早启动新城建设,拉大城市框架,缓解中心区域人口压力。

  空气污染治本不容易

  “平心而论,现在的空气质量比以前好多了,但还是脏,一天逛下来灰头土脸的。以前有句顺口溜:‘头上难见蓝天,地上难见绿地,不是有河无水,就是有水不清’。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太原的环境逐年好转,但去年春天出现的扬尘天气和冬季长时间的大雾天气,还是让人不舒服。”山西大学研究生马文霞对太原的空气质量不是很满意。

  “太原的空气质量要想得到彻底改变不是那么容易的。”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谈了他的看法:“治理污染的关键在于治理污染源,太原四周全是工厂,是一个被工业包围着的城市,而且这些企业大部分采用高能耗、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虽然不断改进生产方式,但只是能减轻污染程度,要想彻底治理不是那么容易,否则北京也不会把首钢迁出去。”采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市民对目前太原大气质量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

  一位环保工作者告诉记者,2004年,省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气224天,完成了年初提出的219天的目标,比2003年的181天多出了43天,这是三年来空气质量改善跨越幅度最大的一年。今年二级以上天气天数将朝着240天的目标冲刺。省城将加快工业污染源达标,一电厂、二电厂、太钢、西山要在国庆前完成重点限期治理工程。扶持太钢、煤气化和经济区三个循环经济试点,构建工业生态链,建成全省、全国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同时,集中供热将力争扩网700万平方米,无燃煤区扩大到14万平方公里。加大扬尘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力度,改善空气质量,三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平均下降15%。

  社会治安总体还可以

  居住,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在采访中,许多市民对省城的治安状况表示不安。“虽然我国目前处于刑事案件的高发时段,但我市的刑事案件总量持续下降,衡量社会治安的几项主要指标处于近几年的最高水平,社会治安总体平稳。”在接受采访时,太原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主任史水鸿自信十足地告诉记者。

  据史水鸿介绍,近年来,太原市各级公安机关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同危害群众安全的犯罪行为做斗争。从今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看,街面上的“两抢”案件发生了352起,比去年同期少了将近100起,盗窃案件也大幅下降,发案率远远低于全国其他同类型城市。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市民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

  劳动就业矛盾仍存在

4  月14日,在太原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就业指导处处长于忠全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一份最新的就业情况统计:“2005年第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100人,‘4050’人员再就业6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就业再就业工作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然而,于处长却告诉记者,虽然太原的总体情况不错,但三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劳动力的供需矛盾。2004年,全市基于经济发展新增岗位共有12万余个,而包括高中、大中专毕业生、复员军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在内,共需要就业岗位17万余个。由于产业调整、国企改革造成的结构性失业矛盾也很突出,很多下岗职工由于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的低下,在再就业的道路上举步维艰。而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是,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给太原市就业情况造成的压力。

  公共图书资源很匮乏

  “  如果从市民拥有的公共图书资源来看,太原市最不宜居住的。”一位在太原市某图书馆工作近20年,熟悉太原公共图书资源历史和现状的人士对记者说,“我们的公共图书资源严重匮乏,市民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文化生活。”

  以太原图书馆为例,太原市耗资7000万在美丽的汾河之滨建造了建筑面积为21000平方米的新馆,并于2001年投入使用。从馆所建设上来看,与国内同类型城市相比,太原图书馆的基础条件很好。可是一个图书馆的真正魅力,在于其馆内的藏书价值和能否提供给读者所需要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原图书馆鲜有内涵。

  按照全国文明城市申报标准,公共图书资源应该达到市民人均藏书1.6册的水平,也就是说,太原市图书馆藏书应有608万册。可是,太原图书馆藏书只有70万册,而且十分陈旧。以太原市图书馆的规模,每年需要的购书经费几百万,可国家划拨的经费,除了支付人员工资和图书馆相关运营费用,所剩无几。
扫描关注“住在太原”公众微信
分享新闻到朋友圈
编辑: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0 人参与
作 者: 登陆 注册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住在龙城网保持中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