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本地资讯

外地商人看山西太原:包容太原吸引川人走出夔门

http://www.0351fdc.com      2011/9/8 8:45:00      山西商报      冯伟     评论: 0

  “外地商人看太原”系列报道(三)

  在一条狭长的街道边,一家不起眼的麻辣串小店已存在了10多年,店主老罗夫妇都是四川人。老罗夫妇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忙碌,10多年的青春岁月伴随着小店的成长悄悄流逝。他们将四川人吃苦耐劳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同为四川人的邓元福和唐友谊,以其辛勤的劳作在太原生活了10多年。正如当年郭沫若所言:“川人欲成大器必出夔门”。如今,30万四川人已走出夔门,完全融入到太原这个日益开放的大都市当中。

  渴望品牌认同

  34岁的唐友谊在太原已生活了14年,14年间,他在山西建筑职业学院上过学,跟别人做过业务,并在6年前引进资金准备在太原设立一个汽车加气站。

  然而,6年前的太原对投资还有诸多限制。他说,当时南方满大街都是加气车在跑,满以为加气车在北方会很有市场,没想到好多部门设立的门槛让他第一次投资就以失败而告终。不过,唐友谊并没有泄气,2006年,他成立了山西华辰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发展很快,许多在这个行业打拼多年的前辈也没有取得像他那样的业绩。唐友谊说,电力一直是国有企业垄断的行业,尤其是500千伏以上的业务,基本都由省内有一级资质的两家国有企业来承担。这两大企业去年的业务量分别是7亿元和4亿元。民营电力相关企业有500多家,大多公司每年的业务量也就是千万元。而他的公司,成立5年就已经名列行业内民营企业前10位,去年业务量达到3亿元,参与过的项目包括500千伏、220千伏等50多个电力工程的改造。

  华辰输变电目前已成为拥有280多台施工机械设备,以及与火电、送变电施工相适应的建筑、锅炉、电气、土建等专业施工队伍及技术人员。

  一直让唐友谊不能释怀的是,在山西这样一个讲求关系的社会,完全凭借市场化运作很难建立起公司的品牌形象。

  唐友谊说,在公司成立之初他就希望将公司建设成为行业内一流的品牌,可惜多年过去,在业内没有多少人知晓“华辰”。一说起唐友谊的名字,很多招标单位都知道,可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唐友谊说,与沿海城市相比,太原的投资环境还有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只认关系不认企业品牌的处事方式。

  唐友谊的事业从太原起步,目前已开始向更多的领域扩张。他在外地设立了一个制药厂,主要生产医药原料。唐友谊说,在一线市场医药生意不好做,大多民营企业都集中在二线市场,主要生产成药所需要的原料。这样的企业在江浙一带特别多,所生产的原料大多输往国外。

  此外,根据业务的发展需求,唐友谊成立了一家工程设计公司,承接一些220千伏以下 (220千伏以上的大多由国有设计院设计)工程设计。他说,山西大的电力线路已基本建成,近些年主要是建立一些小型的线路,这样的工程为设计公司带来不少机会。不过唐友谊也承认,由于电力一直由国有企业把持,民营企业在人才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因为高水平的人才并不愿意离开效益好的国有电力企业到民营企业中来。

  包容促使扎根

  与年轻的唐友谊相比,54岁的邓元福对太原的感情显然要深许多。

  1988年7月21日,从大学毕业的邓元福被分配到四川一家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并被派往陌生城市太原承揽工程。

  2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邓元福还能说出他来太原的日子,他说这个日子是他人生的重新开始。


  刚来太原的时候,邓元福对这个北方城市的印象差到了极点,气候干燥不说,一到冬天,整个天都是雾蒙蒙一片,一起风,尘土和塑料袋漫天飞舞。

  但因为有事业在太原,邓元福选择了与这个城市共同发展。20多年过去了,邓元福对太原充满了感情。他心目中的省已不再是遥远的四川,而是这个成就他事业顶峰的山西。

  邓元福说,太原的投资环境总体上在好转,办事程序逐步在规范,公务人员服务态度越来越好,政策也更加优化。邓元福最为欣赏的是太原人对外地人的包容。

  作为一个外省人,邓元福对太原变化的赞叹显然是由衷的。说起太原所有公共场所的对外开放、政府部门的拆墙透绿、滨河两路的南北贯通、长风商务区可与西安城相媲美、投资环境的整体好转,邓元福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在国有企业干了3年之后,邓元福下海经商,所选择的城市是他人生事业的起点———太原。2001年,邓元福进军仓储物流,在小店有自己的物流基地。他说此事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目前经营还不错。2008年,邓元福成立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 山西鼎元伟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目前的楼盘在运城闻喜县,面积有43万平方米。

  都说四川是天府之国,而从小在四川长大的邓元福已逐渐喜欢上了四季分明的太原。让他稍感遗憾的是,日新月异的太原还是有点脏。

  邓元福平时很少回四川老家,两个孩子已拥有了太原市户口,真正成为一个太原人了。

  适应才能发展

  与众多异地商会相比,山西省四川商会不仅是一张新面孔,而且商会会员只有70多家。这与在山西从事煤炭、冶金、地产、商贸等几十种行业,从业人数逾30万人的四川人明显不成比例。有人认为,在山西的四川人虽然多,但大多从事的是没有太大发展空间的小型餐饮业,如麻辣烫。老罗就是其中的一个,10多年了店面一直在一个地方,经营的麻辣烫也一成不变。

  唐友谊心目中的四川人吃苦耐劳,单打独斗能力强,但不会联合起来做事。他以江浙商人为例:在做事之前进行合作,通过合作将企业做大做强。而四川商人往往是事情做成之后就分崩离析,连朋友也没得做。唐友谊在山西省四川商会的一次会议上就公开表示,四川人凝聚起来是条龙,单打独斗是条虫。

  不过邓元福却不这样认为,他分析说,内耗是中国人的特性,并不是四川人所独有的。江浙人在生意场上给人的印象是好合好散,主要表现在融资方面。因为彼此信任,手头上闲散资金多,江浙人在融资上表现出来的大度一直是外人所称道的。

  郭沫若在国外留学时曾对同学们说过,“川人欲成大器必出夔门”,此话也被毛泽东引用过。邓元福说,四川人因为身处盆地,思路和胸怀相对要狭隘一些。这句话引申出来就是四川人要走出小圈子,到外面的大世界中才有大作为。

  在邓元福的办公室,摆放着一张巨大的书法桌,写满字的宣纸堆了厚厚一撂。不过邓元福练习毛笔字的时间只有一年,而练习毛笔字的他并不是想成为书法家。他希望通过书法修身养性,将此作为生活中的一种表达方式。他说,他写毛笔字很少写唐诗宋词,主要写一些诸如“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自己。

  邓元福回忆20多年来的发展,说企业只要做大做强就要经历许多酸甜苦辣,但不论怎样,作为一个外地企业,在山西发展要学会适应山西的发展环境,要遵循很多当地的客观规律,包括文化、传统习惯等等。他认为,任何事情都要经历适应后改变、改变后创新的客观规律。商报记者 冯伟

扫描关注“住在太原”公众微信
分享新闻到朋友圈
编辑: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0 人参与
作 者: 登陆 注册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住在龙城网保持中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