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一路改造工程的顺利推进,道路两侧原来隐藏在小巷深处的一处处历史建筑、文物单位清晰地出现大众面前。连日来,记者对其中几处老建筑进行了探访。
600多岁的皇庙比北京太庙还古老
从五一路省公安厅北侧进入,沿着写有“万寿宫街”的蓝色引导牌一直向东走到小巷尽头,就可以看到太原皇庙。这座皇庙曾是明清帝王、皇族和文武官员祭祀先祖和举行庆典的场所,是我国仅存的皇庙遗址。
小巷深处,有三个高大气派的宫门,沿着宫门进入皇庙,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就呈现在眼前,红漆木质门窗,黄琉璃瓦顶、龙形装饰……东西配殿守护着主殿,彰显着皇族寺庙的高贵。从皇庙主殿前的“重修太原皇庙碑记”可以了解到,眼前的皇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重修于清。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子朱棡被封为晋王之后修建的祭祀先祖和举行庆典的场所。每逢国家大典,如万寿(皇帝、皇太后生日)、国丧、元旦、新帝登基,朱氏皇族诸王和驻并文臣武将都必来此。
因为清朝礼制中凡是供奉皇帝万岁牌的生祠均称为万寿宫,所以皇庙也叫万寿宫。据考证,太原皇庙比北京的太庙早建48年,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最高等级的建筑,也是我国古建筑的精华,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1983年,皇庙被列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这里是太化集团橡胶二厂的办公场所。工作人员说,上世纪70年代刚搬来时,主殿基本保存完好,“从第三主殿的后窗户能看出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你看那尖尖的窗户略窄,属于西洋风格。这里冬暖夏凉,主殿雕梁画栋,随处可以看到散落的石鼓、石狮子,还有青砖。在我们入住前,这里先后被太原市残疾军人疗养院、假肢工厂等单位使用。皇庙2003年开始修缮,2004年10月启动周边搬迁工作,2006年3月一期修缮工程完工,2006年进行过二次招标,但因为资金不到位,一直没有完工”。
为报恩而建的基督教堂
离万寿宫不到200米,你会看到一座“崭新”的基督教堂,它是在1923年基督教堂的基础上修缮的,距今有93年历史,它与万寿宫3号院遥相呼应。从资料上可以查到,这座教堂是万寿宫3号院的主人为了报恩而修建的。
1900年,从山东一路逃荒来到太原的张天俊、张天杰兄弟被当地基督教徒好心收留。这一年,张天俊7岁、张天杰5岁。张氏兄弟在教会的照顾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张天俊考到北京上大学,张天杰则考入山西大学法律系。大学毕业后,哥哥到学校教书,弟弟进入当时的山西省邮政局工作,后来任局长。张氏兄弟都是基督教徒。1923年,张天俊、张天杰捐出3000现大洋与其他基督教徒在万寿宫正街修建了万寿宫基督教堂。同年,两人在紧邻教堂旁的一块空地上修建了一处宅院,就是现在的万寿宫3号院。
“室内呈丁字形,聚会时男教徒居中,女教徒分坐两侧,讲道台高立,礼拜堂顶端有个铁十字架......”这是《山西文史资料》第五十七辑中对万寿宫基督教堂的一段描写。张天俊的长孙张长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他清晰地记着教堂内黄色的长板凳,以及众多教徒一起做礼拜的场景。后来这里办过民办小学、殡仪馆,还做过民宅。教堂挂的大钟没了,教堂顶部的塔尖也消失了。
2013年这里开始修缮,施工队从地底下挖出一块约8厘米厚的石门头,上刻“真”字,还有“救主一千九百二十三年”。由此推断,基督教堂于1923年建成。
据附近的老人讲,这里曾住着张姓住户,家里保存着许多百年古书。
皇华馆是街也是历史建筑
与万寿宫打斜对角,在五一路西侧的这条小街巷叫皇华馆。站在五一路和皇华馆交汇处,一眼就能看到三株高大的槐树,据说有几百年的历史,短短不到300米的街巷北侧矗立着人们俗称的皇华馆——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皇华馆9号楼,它的旁边还有一个典型的民国时期四合院民居——皇华馆12号张氏院落。
“皇华”一词出自《诗经·小雅》“皇皇者华”篇,本意为美丽的花朵开放得鲜艳多姿。古代统治者为了让自己的基业不朽,像美丽的花朵一样永开不败,专门派遣使者(皇华使即皇帝的使者)四处调查民情民意,了解民生疾苦和愿望。同时,为了勉励使者不辱使命积极向上,便专门写文章赞颂。《诗经·小雅》里的“皇皇者华”篇便是此意:“君遣使臣,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皇华馆,即古代皇帝使者的居住地。
明清时期,因皇华馆离贡院(即古代乡试、会试的考场)不远,过文瀛湖南北海子之间的状元桥即可直达,皇华馆又成为主持科举考试的考官们住宿、办公的地方。
民国时期,政府实行裁府留县,即设省、县两级建置,阳曲县衙驻皇华馆。1937年日军侵占太原,阳曲县政府移至河口镇,皇华馆改驻日伪阳曲县政权。直到1945年8月,民国山西省政府重返太原后,阳曲县政府才返回皇华馆。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接管小组跟随解放军入城,并在皇华馆接管了民国阳曲县政府。解放后,皇华馆成了布料批发聚集地,四周遍布各个纺织厂家的办事处。后来,这里成了各地企业驻太原办事处,到现在仍有人在内居住,一层住户卖水果为生。
记者试图登上这座三层楼的古建筑,可惜因为通道被堵塞不能成行。但站在皇华馆路北,看到这座巍峨的建筑就能让人联想到旧时人们进出繁忙的景象。
与皇华馆9号紧邻的是皇华馆12号张氏院落,由于它是典型的民国时期四合院民居建筑而被保留下来。
斑驳的大门上仍能看出龙凤呈祥的贴金木雕,门头上有清末民初书法家赵铁山的题字“怀永图”,门口两只石狮子蹲守在那里。因为老住户张志礼随闺女去了日本,当天院门紧锁,经附近路人指点,记者爬上附近的立新鞋厂旧址二层才看到这座院落的模样。
院内正前方是一块照壁,再往里,在东厢房侧面又能看到一处砖雕照壁。这处照壁稍小,但能清楚地看到上方两侧有龙头砖雕,整个院落正房为二层建筑,东西厢房和北房均为一层建筑。东西厢房屋顶脊岭处的莲花砖雕图案也清晰可见。
负责动迁的太原市非住宅房产管理中心房管科工作人员说,老住户张志礼今年60多岁,前段时间随女儿住到了日本,院子暂时由他的一位亲戚照料。修建这座院落的人是张志礼的爷爷张之星(原名张连宝),于1965年去世。
据说,张之星常年从事自行车、摩托车等经营,是太原市第一个开福特汽车的人,现在立新鞋厂的废弃厂房也曾是张氏院落的一部分,现存的皇华馆12号院只是祖宅的一个东院。整体的祖宅原本为三进院,有大院、东院和西院,属于张姓私产,太原市房地局档案馆还留着原始地契。
开放的杨爱源故居和赵树理故居
沿着五一路一路向北,就能看到府东街十字路口东北角的杨爱源故居和赵树理故居。这两位名人的故居,在此次五一路改造前一直隐藏在一片破旧的居民区中。
位于南华门13号的杨爱源故居灰色的外墙上挂着三块牌子,分别为:2009年挂牌的太原市历史建筑;2009年挂牌的太原市文物单位;还有2011年挂牌的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爱源或许许多人不是很熟悉,但提起阎锡山大家都知道,他俩都是五台人。杨爱源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第二战区副司令员,协助阎锡山管理军事。
杨爱源故居的院落分东西两处,目前靠西的院落暂时住着五一路改造工程项目指挥部;靠东的院落进门就是一面照壁,里除了民革太原部分办公征用外,坐北朝南的正房里住着64岁的贺大娘一家,东面则是其他几户人家居住。
杨爱源故居建于上世纪20年代,院落整体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约750平方米,现保存有南房、北房、东侧房和西侧房,房屋均为砖木结构。南房现保存有木制窗棂,屋门两侧刻有精美砖雕,在贺大娘居住的房屋顶上还能看到木雕的龙行房檐,红色底漆大多已经随时间剥落,只是偶尔在房檐下方能看到一些,房檐下方仍能看到精美的美工画;房屋正门的门锁还是旧式铜锁,四根高高的木质椽子支撑着正屋。这些房屋是民国时期太原民居的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院内有一棵高大的香椿树,这两天长势喜人,贺大娘告诉记者,现在自己腿脚不是很方便,以前刚搬到这个院子时,她和邻居每到春末夏初就会爬上房顶摘香椿吃。“味道相当好,如果你胆子大就爬上去摘点,比外面的香。”贺大娘建议。
和记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贺大娘仍穿着棉衣棉裤,家里仍生着火,“房子高,夏天特别凉快,但最近却有些阴冷,所以我们都穿着棉衣棉裤”。目前,杨爱源故居有一部分为民革太原的展览馆,向游人免费开放。
与杨爱源故居一墙之隔的是南华门15号院赵树理故居。在故居门口竖着一块黑色石碑,上面刻着“赵树理故居”五个大字,是省政府在2004年确定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赵树理故居为四合院建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308平方米,现存院门、南房、东房、垂花门。从黑棕色的大门进入,可以看到背面一个封闭的院门前摆着赵树理的雕像,记者参观时并没有人要求登记,只有两三位市民在其中参观。赵树理曾居住在东房,里面摆着书桌、衣柜、床等赵树理曾经的生活用品,以及小说原稿、照片等珍贵文物。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赵树理使用的办公桌是美国人制造的,黑红色的油漆至今光鲜明亮,制作很考究,和其他办公桌不同,这个办公桌前方是凸出来的,方便写字。目前,这里按照规定为免费开放,开放时间为上午9时到11时40分,下午14时30分到17时。
此外,在这一片区还散落着不下十处旧式民居,均挂着太原市历史民居的牌子。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官方QQ | QQ群 |
---|---|---|---|
微信号:tyzzlc
楼市优惠随时关注 |
|
业务QQ
中介QQ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