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太原城中村改造拉开序幕,许多城中村马上就要退出太原的历史舞台了。但太原这些村落名字的由来,你又知道多少呢?
近日,生活晨报记者走访了专门收集地方志的藏家张介仁,他根据《太原市南郊区志》《太原南城区地名志》为一些村子的来由做了解释,记者也在太原市图书馆参考了《太原县志》《阳曲县志》《阳曲县志·建置图》等资料,总结出部分拆迁城中村名字的来由。从这些来由得知,很多村落历史悠久,每个村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段历史。
来由一:开村因这些姓
范家堡村——现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在该村创建于明代的古建筑——老爷庙里,一只已毁的钟上铸有捐银名单,其中就有范姓人家,虽然现在该村已没有范姓人家,但可认定范姓最早落户于该地,因姓得名范家堡村。范家堡村古时有烽火台,建于清同治六年,现已毁。
巩家堡村——现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建村约在明初。当时,巩姓人家有权有势,曾在明嘉靖十九年筑堡,高二丈二尺,周五十丈。该堡现已无存。
杨家堡村——现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原址在太原市小店区殷家堡村北面,因遭汾河水淹没,搬迁到现址。杨家堡村因杨姓人家最早从大马村迁来,故称杨家堡村。杨家堡村是从太原起向南的京西官道路经的第一个村。该村古有烽火台,老人们记忆中的烽火台是清道光年间修筑的,已毁。
北张村——现位于太原市小店区。这个村最早定居的居民是张姓人家。因与太原县南面的南张村相对应而称北张村。
郑村——现位于太原市小店区。明代称郑村堡,现在尚遗存两段堡墙。据传,郑村以郑姓得名,郑氏家族因犯了朝廷大忌,要满门抄斩,全部逃到了河南省。太原到北京的京西官道,从北营出太原,第一个村就是郑村,经榆次通向北京。郑村不仅有烽火台,而且是个繁华之地,客栈、马店、饭店等商铺排列街道两旁。郑村是清代太原县分汛设防的汛地之一,汛地系设防警戒之地。
来由二:这些地方葬着王孙贵族
大、小王村——现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村东有明颖国公傅友德墓,俗称王墓,故名王村。傅墓丘大于小王村的坟墓,称大王村。后王村,民国初年,由于该村与小王村均属大王村管辖,而且该村建于大、小王村之后,故名后王村。
西峰村——现位于太原市小店区。曾名新坟上。明宁化王朱济焕坟地。为别于晋恭王坟称新坟。又因处晋恭王坟西,故名西坟。峰、坟谐音,改称西峰村。
东太堡——现位于太原市迎泽区。原名太堡庄,为汉清河太后的堡子,故名。有清河太后墓。唐贞元间(785年-805年)建太堡庄千福寺。以寺分为东西两村。清道光《阳曲县志》记曰,东太堡庄、西太堡庄。民国初年称东太堡、西太堡。
七府坟——现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据当地农民相传,村名之所以叫做七府坟,是因为这里原来是晋王朱棡的第七个儿子朱济熇的墓地。朱公子被其父封为广昌王,其府地称广昌王府,亦称七府。所以埋葬他的墓地亦别称“七府坟”。位于七府坟村南数十米的七府坟南街,由七府坟村名而来。
来由三:背后都有个美丽传说
王村——现位于太原市小店区。附近寇庄村曾被汾河水淹过,但这里从来没有被淹过,随着住户逐渐增多,就建了座龙天庙,称龙天爷为天王,期盼天王保佑风调雨顺,故村名称王村。
龙堡村——现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原名钱家坟,是明代太原十八王坟之一。后因东山洪水由东而来淹不了该村,由西而来的洪水也未淹过该村。村民认为是龙王保佑,谐音堡,故改村名为龙堡村。
古寨村——现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原名姑姑寨。传说后汉高祖嫁妹此村,后刘称帝,村称皇姑寨,又称姑姑寨。为明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清《太原县志》称为古寨村。
义井——现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清《太原县志》作义井,又记村名来历为:“元武管婴年十七未嫁,至正间避兵,其父被执,女奔救,请以身代父释。女曰:我有金藏井边。众掘果得,争取之,女即投井死。后人因名其井曰烈女井。”为纪念此女,改为义井。
来由四:取名有深意
亲贤——现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古称凤凰村,清道光《阳曲县志》记名“亲贤村”,取《四书》“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之意。据老辈人说,唐朝时就有亲贤村。
享堂——现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太原享堂,其地名来历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据村里的老人讲,享堂最远可以追溯到唐代。贞观三年,当地天旱无雨,为了祈雨,人们在这里建了一个龙王庙,后来开始陆续有人到此定居。明朝初年,当时的政府为了充实河北等地的人口,从山西移民充边。明洪武二十年,一批洪洞县移民出发前往河北、山东等地。但是,当他们途经太原时,疲惫不堪的老弱病残,实在走不动了,经允许,临时栖居于卧虎山西畔一个土质发白的小山丘上,并集为村舍,取名为“新村凹”。然而,在新村凹建成不久,晋王一个姓谢的王妃病逝,葬在了卧虎山一带,并在新村凹建了孝堂,暂时栖居新村凹的洪洞移民被充为王妃墓的守陵人。到了清代,孝堂村民以“孝堂”村不吉利为由,更名为“享堂”,一直沿用至现在。
来由五:谐音演变来的
黄陵——现位于太原市小店区。曾名王陵城。《太平寰宇记》:“太原县王陵城,有晋太原王司马辅冢存。”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太原郡为国,封司马瑰为王。咸宁三年(277年)改封司马辅为太原王。太康五年(284年),司马辅亡,葬于此地,因称王陵。王、黄音近,讹为黄陵。清《太原县志》:“王陵城在汾水东旧县东北,今名黄陵村。”
许东村、许西村——现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原为一个村,叫许坦村,由于两村不相连,习惯仍称许东、许西。1955年冬至1956年春,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时,分成许东社、许西社。从此,也就分成了许东、许西两个行政村。
相传,约在唐代前,这里是一片由黑驼沙河洪水形成的水滩。到了宋代,太原移到唐明镇,又在北营南面置平晋县城,平晋县城东南十余公里又是榆次县城,随着太原城的拓展,这个水滩逐渐排干积水,变成一片平坦之地,水、许谐音,滩、坦谐音,逐渐演变为许坦。清代,许坦村是太原县分汛设防地之一,派兵三名,进行盘查、巡逻、处置社会治安问题。
敦化坊——现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意为以道德教化使民风淳厚。明晋王朱棡妃谢氏死后葬于宝山(今卧虎山),设孝堂。晋王府官员、亲眷前往祭奠,所乘马匹圈养之地称马片,后演化为东马坊。因谐音逐渐演变为较为文雅的敦化坊。
来由六:这里曾是屯兵地
北营村——现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因地处宋平晋城北,为宋屯兵军营,故名北营村。南同蒲与石太线铁路在此设出太原的第一站,即北营火车站。
前、后北屯——现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清道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载名前北屯村。据传:明朱元璋在位时,在此实行驻军屯田政策。军队分驻南北两部分,称南北两屯,北屯分为两个自然村,按方位名分前、后北屯。
来由七:一个人一个村
狄村——现位于太原市小店区。以姓氏而名。唐宰相狄仁杰故里。道光《阳曲县志》载,狄梁工故里碑,“在狄村官道西,康熙年知县戴梦熊立,道光六年邑人张廷铨重修”。碑北,原唐梁国公祠旁有一古槐,传为狄母手植。道光六年(1826年)邑人张廷铨撰记立石,题曰“唐槐”。
来由八:职业叫红村名
木厂头村——现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因汾水伐木放排聚集而名。
剪子湾——现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处沙河湾,曾名沙河村。清代山东铁匠在此设炉打制刀剪,其剪子锋利无比,远近闻名,因称剪子湾。
来由九:因势而名
岗头村——现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因地处海拨878米的东山黄土坡上,故名岗头村。当地人说“三峰夹一岗”,意思是说岗头村北面是老峰,南面是东峰,西面是西峰,都在东山黄土坡上。据说,最早在明初,汪姓人家迁来,后又迁来张姓、陈姓人家,张家一人叫张效鹏,出外经商,走时朝村庄磕了头,表示发了财就回来兴建家园,后来果然发财回来了,修了玉皇庙、真武庙、照壁庙、小照壁庙,还有大戏台。现寺庙均已毁,但在玉皇庙遗址处尚遗存一株古柏,人称雀柏,约植于明代,现在生长茂盛。
南、北堰村——现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分别处沙堰南北段而名南堰、北堰。清《太原县志》:“沙堰,在风峪口,先年筑,以障风峪暴水。”
南、北阜村——现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南、北阜村处汾河滩,古黑水河两岸。南岸明代称南河滩,北岸称北河滩。清《太原县志》称为南阜、北阜。解放后,南阜、北阜村东移二里,沿用旧名。
大、小井峪——现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据清《太原县志》载,该村位于山谷之地,狐爷沟之口,因村中原有一口小井,不足饮用,村人打一眼大井,故取名大井峪。小井峪,清道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载名小井峪,该村原系大井峪村的附属村,故名小井峪。
南上庄村——现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因地势高于附近的南屯村,取名上庄。为与东社的上庄区别,故名南上庄。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官方QQ | QQ群 |
---|---|---|---|
微信号:tyzzlc
楼市优惠随时关注 |
|
业务QQ
中介QQ |
网友评论